9月27日至30日,由抚远市妇联与外事办联合主办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园”中俄家庭文化交流活动,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圆满落幕。来自抚远与哈巴罗夫斯克(简称“哈巴”)的14个家庭,结对组成7组友好家庭,在秋日里共赴一场跨越国界的温情之约。这场以家庭为纽带、文化为桥梁的交流盛会,既延续了两地多年的民间友好传统,更借中秋团圆的特殊契机,为中俄两国友谊增添了“家”的温度与新的内涵。
抚远与哈巴罗夫斯克,隔江相望、地缘相近。自两地启动友好家庭互访机制以来,民间交流不断走深走实,且始终得到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政府及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让这份跨国友谊历久弥新。谢苗诺夫动物园内,中俄友好家庭愉快重逢——孩子们时隔一年再见,热情丝毫未减,并肩漫步园中,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动物的名称与生活习性。欢声笑语冲破语言壁垒,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图景里,晕染出跨国友谊的鲜活色彩。
欢迎晚宴上,俄方政府代表亲临现场致辞,既对活动的持续开展给予高度赞赏,也对中俄双方妇联未来深化合作寄予殷切期望。俄方以俄式传统美食款待中国来宾,同时介绍了哈巴罗夫斯克的城市历史与文化底蕴;两国家庭互赠精心准备的礼物,把真挚祝福藏在物件里。席间张张笑脸绽放,正式拉开这场延续多年的跨国交流序幕。
在“您熟悉书屋吗?”文化交流活动与“民族工艺”学校体验环节中,俄方用极具民族风情的舞蹈与音乐迎接中国家庭,让中国小朋友沉浸式感受俄罗斯文化的独特魅力。中俄家庭成员围坐一堂,亲切交流哈巴罗夫斯克儿童的日常学习内容;大家还亲手用钢笔书写俄语字母、制作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在动手实践中,触摸俄罗斯文化的细腻质感与厚重底蕴。
拜访俄罗斯家庭的场景,更是满溢温情。俄方家庭精心烹制地道俄式菜肴,盛情款待中国客人。即便语言不通,手势比划、暖心微笑与美食分享,也成为最默契的沟通方式。俄方家庭现场献唱中文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中方家庭则送上中秋月饼,以传统美食传递团圆祝福。孩子们在一旁嬉戏玩闹,大人们畅谈生活点滴,一幅温暖动人的跨国“家庭群像”就此定格。
俄式饺子制作大师班的气氛格外热烈,中俄家庭成员分工协作,一同揉面、擀皮、包馅。指尖的技艺流转间,不仅是中俄饮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更悄然滋生出如同亲情般的深厚情谊。形态各异的饺子在共同协作中成型,经烹煮端上桌时,已然成为连接两国味蕾与情感的美味纽带。
“国际家庭”体育节上,中俄家庭随机组队,共同参与趣味竞技项目。奔跑的身影、欢快的笑声,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赛场上不分国界的加油呐喊,既是对同伴的鼓励,更是跨国友谊最动人的乐章。
在蜗牛生态养殖场,中俄家庭成员饶有兴致地观察蜗牛的生长环境,认真聆听从业者介绍生态养殖的理念、技术与发展模式。在对自然与产业的共同探索中,双方进一步增进了对彼此发展理念的了解与认同。
随着抚远市代表团踏上归途,本次交流活动中的文化体验瞬间、家庭互动温情,都已沉淀为中俄民间友谊的珍贵记忆。此次活动以家庭为参与单位、以文化为交流媒介,勾勒出一幅幅文明互鉴的生动画面。作为抚远与哈巴罗夫斯克友好交往的生动缩影,它让“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园”的理念,从一场美好聚会,升华为承载着双方政府支持、凝聚着两国人民期盼的长期友谊承诺。
监审:郭焓
审核:贲丽如
编辑:于蕾